小麥散黑穗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

2021-12-07

小麥散黑穗病俗稱黑疸、灰包等,在我國許多小麥產區(qū)都普遍發(fā)生,近年來小麥散黑穗病有逐年增加的趨勢。本文介紹小麥散黑穗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,供參考。

一、小麥散黑穗病的癥狀表現

主要危害穗部,莖和葉等部分也可發(fā)生。

1、穗部受害形成一包黑粉,外部包有一層淺灰色薄膜,隨后表皮破裂,黑粉散出,最后殘留一條彎曲的穗軸。有時穗的上部有少數健全小穗,下部變?yōu)楹诜邸?/p>

2、莖部受害在田間不易看到,病部多發(fā)生在鄰近穗軸的基部,孢子堆成皰狀和條紋狀,灰黑色。

3、葉部受害,癥狀多出現在葉片的基部,其癥狀類似于莖部,發(fā)生也很少。

小麥散黑穗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

二、小麥散黑穗病的誘發(fā)病原

小麥散黑穗病病原為黑粉菌,小麥散黑穗病分枝菌絲為單核,培養(yǎng)基上菌落性狀不穩(wěn)定,菌絲生長僅由原來的先菌絲細胞發(fā)生。

冬孢子球形至卵形,淺黃色至褐色,一半色澤較暗,一半較淡,表面有微刺。孢子大小5-9微米,平均6.5-7 微米。

冬孢子在水中和營養(yǎng)液中均能萌發(fā),萌發(fā)最低溫度為5℃,最適溫度為20-25℃,最高為35℃。

三、小麥散黑穗病的發(fā)病條件

小麥散黑穗病發(fā)生的輕重與上年揚花期間相對濕度的高低有密切關系。小麥抽穗后,田間氣溫經常在病菌要求的適溫范圍內,故濕度成為主導因素。

實驗證明,相對濕度為56-85%時,人工接種后發(fā)病率達91%,在干燥情況下(相對濕度11-30%),發(fā)病率為22%。

揚花期間濕度大致使次年發(fā)病率較高的原因,可能因為相對濕度高時,一般穎片張開角度大,張開時間也較長,病菌侵入的機會也較多。

另外,在高濕度情況下,冬孢子萌芽較快,芽管也較長。相反,在干旱的情況下,冬孢子萌芽慢,芽管也較短,不利于病菌的侵入。

微風有利于孢子的傳播,多霧或經常下小雨,有利于孢子的萌發(fā)和侵入。大雨易將孢子淋入土中,失去侵染機會,故揚花期下大雨第二年發(fā)病輕。

四、小麥散黑穗病的防治方法

防治小麥散黑穗病,除利用抗病品種外,應采用以種植無病種子和種子處理為主的綜合防治。

(一)種子處理

1、藥劑處理

50%和穗安可濕性粉劑、25%粉銹寧可濕性粉劑、40%拌種雙可濕性粉劑,用種子量的0.2%拌種均能收到良好效果。

上述處理后的種子和包衣劑混合然后拌種,可以提高防治效果。有些藥劑在拌種時注意不要超過規(guī)定量,以免發(fā)生藥害。

2、物理消毒

(1)溫湯浸種

①變溫浸種:先將種子在冷水中預浸4-6小時使菌絲萌動,在49 ℃的水中浸1分鐘,然后在52-54的水中10分鐘。

與《小麥散黑穗病的主要防治措施有哪些》相關的文章:

熱門文章